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驰名中外的国际土木工程技术交流平台!

东南西北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8822条微博

动态微博

本站帖子精华之精华汇总 Best of the Best英语口语、听力、翻译、考试学习经验交流与探讨1000多土木工程类行业软件、计算表格和计算工具免费下载东南西北人网站QQ精英群 QQ189615688
中国土木工程师手册(上中下)东南西北人英文资料走马观花500多专业手册、工程手册100多个专业词典大汇总
如何获取积分和金币?精彩施工和土木工程技术视频东南西北人英汉对照资料汇总各版块精彩讨论贴汇总!
查看: 9220|回复: 103

奇谈怪论土力学

  [复制链接]
鲜花(88) 鸡蛋(0)
楚八怪怪 发表于 2007-7-16 12: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发帖,试一下.

奇谈怪论土力学_李广信.pdf (356.34 KB, 下载次数: 23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6 + 3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ljmtidilgw  在2012-2-25 21:38  送朵鲜花  并说:精彩帖子,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 鸡蛋(0)
水上飘雪 发表于 2007-7-16 1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7-17 0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楚八怪怪网友的好资料,可以说是另眼看世界!
也只有大师级人物这样说,别人觉得很精辟,我也觉得,只有理解才能如此用形象的白话比喻来把抽象的东西表现出来。要一般人说,可能挨批评的多,表扬的少,说:“你可太有才了!”
文中两次提到土的渗透性问题,大师的意见是层状土的等效水平渗透性基本受渗透性大的层控制,而等效垂直渗透性则是受渗透性小的层控制。
我的评论,看情况了:
(1)如果土层是无限边界、均匀和水平的,我认为结论可以接受。
(2)如果水平方向10-20米层位就变化,剖面上到处是透镜体,那么上面的结论是太粗糙。如果接触过沿海地区,如京津地区、上海地区的岩土野外勘察,您一定会觉得,(1)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个理想化的东西。海陆交互相地层变化频繁、微细层理、交错层理发育、在水平向变化很大,有时难以连成一个很规矩的剖面。钻孔越多,越是难以分层。显然,赋存其中的地下水是很复杂的,包括渗透性。
说说水平渗透性:
我接触了水平岩层的渗透性工程,基本一样的道理,水平向的等效渗透系数并不是由最大的渗透性层位确定的,而是又“连通性很好的层位[或优势渗透性单元!本人也提出一个新概念!]”,因为发现渗透性大的试验段有不少,但很多是孤立的透水单元,50米以外相同层位渗透性并不大;某种渗透性,数量上、分布上占优势,而且基本可以把所有单元连接起来的那个数量级的渗透性将是决定性的,尽管它可能不是最大的渗透系数。
我也举个例子,你的水平地层有20mX20m米的强透水带,但周围是弱透水体包围,或是砾石被粘土包围,您能说水平等效渗透系数是由渗透系数大的层位决定的?
再假设水平或垂直地层都是很多不同直径孔眼的筛子,觉得水平和垂直方向整体渗透性都是由优势渗透性单元的优势渗透性决定。优势渗透性单元的连通性也应该是该渗透级别的土层占优势、最多的情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松散堆积土层好一点。如果是岩石地区,上面的理论要谨慎使用,一条断裂就可能改变的整个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和渗透性的各向异性,不管是阻水还是导水构造。因此,还是建议先搞清地质构造再研究水文地质条件。我举的水平岩层确实很完整,构造不发育,没有见到地下纵横交错的水平巷道中有大的断裂,小的也很少。
浅薄之见......

鲜花(0) 鸡蛋(0)
geowxd 发表于 2007-7-17 07: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7-17 2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的设想图
K3>K2>K1
对渗透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占主导数量的,连通性好的渗透单元”,图1是平面特征,图2是剖面分布。
图1 渗透单元平面分布图
1.JPG
图2 渗透单元剖面分布图
2.JPG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7-17 22: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我的想法,渗透性大的红色单元都是孤立的渗透单元,并不连通K3;绿色单元是渗透性适中的渗透单元,连通性局部尚好,没有覆盖整个区域K2;而紫色的渗透单元,渗透性最小,但到处连通K1。
估算渗漏量,我会选K1和k2,即最小和适中的渗透单元的渗透性去计算,而不会用大的渗透性单元的参数计算,它们并不连通,没有道理,会和观测现象矛盾。
因此,大家一定要勘察期间控制好你的区域,建立一个更适合场地的水文地质模型!

鲜花(347) 鸡蛋(0)
牧马人 发表于 2007-7-18 0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版主水平就是不一样,ljmtidilgw 的分析颇有道理.起码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我一直强调地质条件是十分复杂的,就和人的DNA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为甚麽?这源于我的一个观点,我自认为这是一个工程地质的革命性观点.待我有空时把它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在2005年的全国工程地质学术会上我提出了我的观点,引起了一些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也是在这次会上,我对一些沉迷于模型的现象作了公开批评.
我不知道各位注意没有,当你翻开一些学术刊物或专著的时猴,很容易看到一些数字模型的文章,甚麽有限元、无限元、灰色系统等等等等。我并不是否定搞数字模拟,在研究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时候,或者针对某个具体工程的研究,通过数字模拟可以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或内在因素。但这只能是对这个问题或工程有用。然而一些人把它扩大化了。声称其成果适用于所有同类工程甚至一切工程的结论比比皆是,这无疑是言过其实、好大喜功的表现。
问题在于数字模拟的边界条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边界条件是没有的,每个工程都有其特定的边界条件,几乎没有雷同。因为每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都不相同,或者说都有差异。这就是我想告戒朋友们的一个问题。
在现实的工程实践中,我在审核工程报告时,发现不少报告几乎是千篇一律。原因就在于技术人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态度。
在指导思想上,他们没有认识到每个工程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却认为都差不多,某类岩土的工程特性都一样,当然也就不可能去注意和发掘各个工程所独有的特点。包括一些高级技术人员都因此而犯一些低级错误。我在指导身边的技术人员时,总是再三强调,要他们去注意和找出每个工程所独有的特点。
从工作态度上来说,由于拜金主义的盛行和受不正常的行业风气影响,工作不认真负责,只想快点交卷,管它质量不质量。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做过细的工作。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识的贫乏,有的人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有的人也很想学习提高,但苦于无人指导。我有一个习惯,在作岩土标本观察的时候,一定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特点。我所在职的每一个单位,都要给技术人员配发放大镜,但结果发现能够坚持使用的人很少,有的人甚至说,他不知道用放大镜去看甚麽,这就是知识贫乏的表现。结果只有我带的研究生坚持下来了,因为实践证明我的话是对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Jimmy + 10 + 30 精彩评述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一米阳光的春天  在2012-3-18 19:43  送朵鲜花  并说:精彩帖子,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 鸡蛋(0)
kangri2007 发表于 2007-7-18 16: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88) 鸡蛋(0)
 楼主| 楚八怪怪 发表于 2007-7-19 09: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坛有 ljmtidilgw  牧马人 这些高水平并且勤恳的斑竹,为这论坛平添魅力 ,在这里我找到了这么多好老师,真是幸事!
对牧马人老师观点,我深有同感。岩土地质其复杂性、非均一性、空间与时间的变化性,实在是无法用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可表达,我也认为数值分析局限于某实际工程还是有一定意义,现在有些人不是因分析而分析,而是故弄玄虚,以为别人看不懂就是技术含量。岩土工程是建立在大量实践经验上的应用学科,经验非常重要,定性分析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当然理想的目标还是定量化,但这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相当时期,还只能说是目标,而非现实。
对岩土报告的问题,我也同样支持牧马人老师观点,我们支持报告形式的标准化,而不是内容和实质的格式化,我深有体会,几乎没有一个工程是相同的,我自己写报告时,也总是强调这个工程关键特性,我审核报告时候,常常是自己很辛苦的大幅删改别人报告,我认为现在报告的简单化,一方面是拜金主义和省时省力的思想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行业技术人员根本没有认识岩土地质的复杂性特点,他都认为这里那里都差不多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长此以往,不论行内行外的也觉得岩土是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体现到市场,就是多少钱一米,象这样下去,我觉得可能也好,走不了多久,大家会发现会要走向死胡同,到时,或许是岩土工程价值回归的机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Jimmy + 10 + 30 精彩评述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347) 鸡蛋(0)
牧马人 发表于 2007-7-21 0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八怪怪 网友看来也是一位善于钻研、经验丰富的老手,否则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和精辟的论述。与你一起交流、探讨一定获益菲浅!
尽管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但相对于其它学科的历史,还处于幼年期,还有大量理论问题没有进行研究或者研究程度很低。例如我在八十年代提出的“成土作用”问题,也就是土体的形成过程,这是构成土体特性的根源。虽然这一问题已逐渐引起注意,并已有少数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概念性的成土阶段划分,但仍未见到任何系统的有关论述,以至于造成我们现在的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很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十分肤浅;又如对同一个工程或同一场区的工程,不同的勘察单位可以得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等等。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不溯本求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就将走入死胡同,甚或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
上面我对数值模拟的看法就源于此。如果对事物的本质都还没有认识,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的数值模拟不是空中楼阁又是甚麽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10 + 30 精彩评述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7-21 0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牧马人和楚八怪怪都是行业顶尖高手,请大家把有意义的话题详细整理一下,发出来,一起研究、讨论。
土的勘察和研究觉得目前还有很多希望,经常见到有新理论和方法,觉得岩石方面发展很渺茫,比如岩石水力学、断裂和优势结构面模拟和应用等,大家还需要努力攻克很多难关!
土的原位测试手段确实给理论研究和模型建立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比如静力触探CPT,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也能较真实地反映岩土的原位特性。地基参数很多都是由它和标贯确定的。避免了取样的难度和扰动性。
问题是如何控制整个场区的土层性状变化,是个问题,不但需要加密勘探点,还需要了解土的形成规律。目前,陌生地区大型工程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物探先把大的土层规律找找,然后再针对性安排钻孔和静探孔;熟悉的地区,哈哈 ,老总都知道地层规律!!!翻翻以前的报告就可以......
希望楼上两位专家多多指导!让大家尽早成材!

鲜花(5) 鸡蛋(0)
sjzdh 发表于 2007-7-25 14: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对于从事岩土研究和教学的人员,也许有启发
鲜花(0) 鸡蛋(0)
壹明 发表于 2007-8-11 14: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王五哥 发表于 2007-8-19 0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很好,受益匪浅
鲜花(0) 鸡蛋(0)
王五哥 发表于 2007-8-19 01: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王五哥 发表于 2007-8-19 01: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王五哥 发表于 2007-8-19 0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a_mz 发表于 2007-8-23 2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太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2 [url=http://www.eswnman.com/dzcn/vi ...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1) 鸡蛋(0)
soaringsea 发表于 2007-9-15 1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醍醐灌顶!
有些问题,真是没有意识到!
鲜花(1) 鸡蛋(0)
soaringsea 发表于 2007-9-16 0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下?

文中曾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桶饱和松砂在液化时砂粒处于悬浮状
态,桶底上的竖向压力只等于桶内的静水压力吗?
鲜花(0) 鸡蛋(0)
tong2005 发表于 2007-10-6 16: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岩土工程都是有具体的特点,我对超级版主的观点赞同。很多人的野外功夫很差。。基本功不扎实,对地质历史的分析也不在行,岩石矿物基本不认识,边界条件分不出来,找不出不同点。这样分析的结论是没有依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10 + 30 精彩评述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10-6 17: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ng2005 于 2007-10-6 16:52 发表
岩土工程都是有具体的特点,我对超级版主的观点赞同。很多人的野外功夫很差。。基本功不扎实,对地质历史的分析也不在行,岩石矿物基本不认识,边界条件分不出来,找不出不同点。这样分析的结论是没有依据的。

谢谢又一高手,精彩+系统评述!
鲜花(0) 鸡蛋(0)
jkxswjtu 发表于 2007-10-13 0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下载下来看看学学
鲜花(0) 鸡蛋(0)
jkxswjtu 发表于 2007-10-13 00: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啊,金钱不够啦,下不下来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2 [url=http://www.eswnman.com/dzcn/vi ...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10-13 00: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一下留言,有很多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有急用,可以直接找在线版主。
鲜花(0) 鸡蛋(0)
leoma 发表于 2007-11-14 0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一下,有的网友思想有些偏了,至少目前不是主流,目前确实土力学中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但不是像说的那样,别的都在根本指导思想偏了,大家研究的方向与兴趣不一样,不宜搞直接否定型的攻击

顺便说一句,李广信的课我上过,院士级大师,另外,胡主席的同学哦(没别的意思,大家认识一下)
鲜花(53) 鸡蛋(0)
龙兴关外 发表于 2007-11-18 0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广信老师的这篇文章已编入《岩土工程20讲》一书,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希望有缘人认真读一读。张在明院士为之作序,赞许李老师为真正名师,名副其实。大师的文章也许要读三五遍以后才能悟出其巧妙吧。
鲜花(0) 鸡蛋(0)
axiaozhixing 发表于 2007-12-30 16: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刚进来,不能下附件,郁闷!
鲜花(0) 鸡蛋(0)
redflag2000 发表于 2008-1-24 0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又学到东西了。
鲜花(0) 鸡蛋(0)
lmzlovelq1314 发表于 2008-1-31 15: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一下,学习学习!
鲜花(0) 鸡蛋(0)
wq7192 发表于 2008-2-17 17: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顶
鲜花(0) 鸡蛋(0)
dragonfire 发表于 2008-2-25 1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两句

我觉得此地真是龙虎聚集之地。

在国外,每个人的设计是不样的,因为每个人理解是不一样的,这里只有design guidance, 没有什么是标准的,绝对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解决。一般总是工程先于研究,这时候你去follow 什么code.

so I think, first, you should have a clear and sound concept.
seond, according to the site condtion, and keep existing mature model in mind, find out the factors which are not included in, design case by case, nothing is fi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5 + 20 精辟至极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0) 鸡蛋(0)
sudu 发表于 2008-3-5 21: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讨论 受益匪浅
^_^
鲜花(7) 鸡蛋(0)
junfang138 发表于 2008-3-9 1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也谈一谈

呵呵,首先,我觉得很幸运,能够找到这里,听听各位专家的见解(,不好意思,我以前一直认为网上的论坛是没有任何水平可言,今发觉错了。)
对于楼上专家的见解,我觉得你们分析的很正确。由于岩土的本身的性质复杂性,对待不同的工程确实应进行不同研究,但我这里要提一点,土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还是应应该把“土”作为研究对象去探讨共性质,从而去指导我们的工程。比如我们现在的强度理论,渗透理论,变形理论。当然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它的复杂性,我们不得不作各种假定。就比如渗透系数的研究。李广信老师关于水平渗透系数与垂直渗透系数的说法是建立在层状地基土当中的。当然了,在实际土层中不会是这样一层土压着一层土,而且每一层渗透系数都相同。所以ljmtidilgw专家您“走偏”了,在看理论分析的时候,不要拿个例去否定一般。由其对于土这种东西,不然土力学的几大理论也有可能被你推翻了。呵呵,一点看法,目的是在参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2 + 20 参与讨论奖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1) 鸡蛋(0)
xxjy 发表于 2008-3-13 21: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谁说的都很有道理啊~~讨论问题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氛围,学习了~~看完忍不住回帖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8-3-14 15: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践中,很难找出稳定的地下水位。土层剖面很复杂,一个孔一个样,很难连成剖面。对原始沉积环境的认识重要,对特殊沉积环境的了解也很重要,如滨海、海陆交互、三角洲等地区,天津、上海等地很多情况就是这样。地下水含水层可能是多层,在这里有地下水或承压或微承压,在同城附近可能就没有,土层剖面到处是透镜体。这个,接触实际工程、画过图的朋友都深有体会。

总觉得1个钻孔,清清楚楚!钻孔多了,反而剖面没有办法作了!
鲜花(9) 鸡蛋(0)
zong2006 发表于 2008-4-14 2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很好,受益匪浅
鲜花(0) 鸡蛋(0)
satan137 发表于 2008-5-13 16: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专家
很是景仰
鲜花(0) 鸡蛋(0)
huanggw 发表于 2008-7-8 13: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axiaozhixing 的帖子

说的太好了 很有用
鲜花(0) 鸡蛋(0)
huanggw 发表于 2008-7-8 1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axiaozhixing 的帖子

说的太好了 很有用
鲜花(0) 鸡蛋(0)
2ww2 发表于 2008-7-18 13: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lol :lol :lol
鲜花(0) 鸡蛋(0)
10012345 发表于 2008-7-19 16: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leoma 的帖子

好,说实话,不盲从。
鲜花(0) 鸡蛋(0)
arhu981111 发表于 2008-9-9 2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地质感觉很门外汉
鲜花(0) 鸡蛋(0)
liuyuantumu 发表于 2008-9-26 16: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鲜花(0) 鸡蛋(0)
ye_yue 发表于 2008-10-16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指导,具体分析
鲜花(0) 鸡蛋(0)
yjy846082 发表于 2008-10-24 13: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下载下来看看学学
鲜花(0) 鸡蛋(0)
anye317 发表于 2008-10-29 16: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killman868 发表于 2008-11-11 2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下来,学习学习!!
鲜花(0) 鸡蛋(0)
killman868 发表于 2008-11-11 2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鲜花(0) 鸡蛋(0)
york 发表于 2008-11-20 15: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受益非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QQ即时充值|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百宝箱|留言|咨询|微信订阅|QQ189615688|东南西北人

GMT+8, 2024-3-28 17:56 , Processed in 0.240498 second(s), 1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