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驰名中外的国际土木工程技术交流平台!

东南西北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8822条微博

动态微博

本站帖子精华之精华汇总 Best of the Best英语口语、听力、翻译、考试学习经验交流与探讨1000多土木工程类行业软件、计算表格和计算工具免费下载东南西北人网站QQ精英群 QQ189615688
中国土木工程师手册(上中下)东南西北人英文资料走马观花500多专业手册、工程手册100多个专业词典大汇总
如何获取积分和金币?精彩施工和土木工程技术视频东南西北人英汉对照资料汇总各版块精彩讨论贴汇总!
查看: 44481|回复: 351

海滩回填区岩溶地区基础选型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3-30 1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4]我上贴提到的项目,场地处在海岸回填区内:层厚6~12米的回填土(回填2年),层厚0.6~6.2米的砾沙夹淤泥,层厚0.5~20.3米的碎石混土(局部),层厚1.7~66.1的强风化泥灰岩,地下水位6米,在强风化和中风华的交界面有很多溶洞发育.本来设计的机械成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选在中风化岩层上,但是经过地堪后发现有的地方见不到中风化层,这样把资料反给设计后经过一次研讨,提出几种方案1、机械成孔灌注桩。2、预制桩。3、振冲碎石桩+筏板。后来又有人提出可以用人工挖孔桩。每项方案的提出人都说了一大堆他方案的好处,然后把其他方案说的有致命的缺陷。请各位大虾帮助分析一下这几种基础形式,需要什么数据我可以提供。正好我想就我们这个项目的的基础选型发表片论文。欢迎大家参与,你们的名字写前面,哈哈哈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31 收起 理由
伽利 + 1 很给力!
ljmtidilgw + 15 + 3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8) 鸡蛋(0)
Jimmy 发表于 2007-3-30 1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3-30 19: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个场地比较复杂的地方是土层厚度变化大。但资料给的的确太少,难以下最后结论。仍需要的资料包括:
(1)场区地层剖面图
看中等风化岩石顶的深度和以上强、全风化层泥灰岩+土层的厚度。如果看岩石面深度变化幅度,设计方案选择。请把剖面图CAD图示意画出来或把图打印成PDF格式上传。
(2)建筑物荷载要求
是1层平房,还是50层的高层建筑。还是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厂房,显然对地基要求不一样,前者基本做简单的处理,浅基础就可以,而后两者,可能需要深基础。持力层选在哪里,要看(a)上部荷载大小(b)地基土的承载力
(3)地基土的强度
主要是各层土的强度指标,这个没有给出来,如何选基础类型。我还说浅基础就可以,如果上部持力层和下卧层的承载力和弹性模量满足要求的话。显然,现在是不知道。
(4)地形地貌
如果是场区是斜坡,回填厚度变化大;或岩石层顶板[中等风化]深度变化大。那么浅基础方案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关键,如果有侧向抗弯、抗滑移有要求,则浅基础也是有隐患。原方案选深基础不是没有道理,就是因为有上述考虑。
希望把资料交代清楚,大家一起剖析,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2 14: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勘察报告文字说明

一、前言
(一)勘察任务来源
受X的委托,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其拟建的x项目建筑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
(二)勘察目的:提供详细准确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基础型式、地基处理、施工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三)勘察任务为:
1、查明建筑物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查明建筑物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治理方案的建议;
3、判明建筑场地类别,提供建筑抗震设计有关岩土技术参数;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埋深、类型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四)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
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
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9、《岩土现场描述规程》(DB21/T1368-2005)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五)拟建工程概述和勘察等级
本工程建筑场地位于x,港前三号路与港前四号路交叉处。拟建建筑物为两栋集装箱仓储库房,总占地面积为60195平方米,分别为A 座、B座均为地上4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其中A座一层室内标高为7.40米,B座一层室内标高为8.10米,建筑物高度均为30米,建筑面积为123726平方米。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的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评定勘察等级为乙级。
(六)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
本次勘察钻孔由我院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15条并按由建设方提供的建筑物规划图及柱网布置图布设,共布设勘察钻孔62个,钻孔间距为17~30米。BM点坐标为(4321887.535,58738.702),高程为5.698米。钻孔标高及孔位由我院岩土测绘处现场实测。
我院于2006年12月18日进入场地勘察施工,采用4台DPP100-3E型和11台XY-100型钻机,于2007年01月04日完成设计勘察钻孔124个。本次勘察完成实际工作量详见表1。
工 作 量 一 览 表                                       表1
钻探
        钻孔孔数(m)        总进尺
(m)        岩土层分层厚度(m)
                        素填土        砾砂夹淤泥        砾石混土        溶洞        强风化泥灰岩        中风化泥灰岩
        124        5007.48        1264.8        323.68        413.05        170.8        2319.2        515.95
项目        单位        数量
原位测试        DPT测试        米        14
        SPT测试        次        34
室内试验        水质简分析        件        1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        件        20
工程物探        常时微动        点        1
        剪切波速            次        30
工程测量        2个组日
二  场地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拟建建筑场地属滨海潮间带,西侧及南北侧为丘陵区,东部为黄海,场地经人工填海整平做为建筑用地,场地较平整。场地地面高程5.01~7.06m,高差为1.50m。
(二)场地岩土体类型
经现场钻探,场地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素填土、砾砂夹淤泥、砾石混土、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共计5层。现将各土层的特点描述如下:
1、素填土(Q4ml):灰黄色,松散,稍湿~饱水,由粘性土、石英岩、板岩碎石或块石构成,碎石含量30-80%不等,径0.5-15cm,见径大于20cm的块石,回填时间2年左右,该层在本场地均有分布,该层顶板标高为5.01~7.06m,底板标高为-7.05~-0.86m,揭露厚度6~12m。
2、砾砂夹淤泥(Q4m):灰黑色,松散,饱水,成份石英岩,粒径0.2~8cm,夹有0.2~0.4米的淤泥薄层,淤泥为软塑状,有腥臭味,含贝壳残体,钻孔施工时该层有塌孔现象,该层在本场地大部分有分布,顶板标高为-6.56~-0.86m,底板标高为-9.79~-3.79m,揭露厚度0.6~6.2m。
3、砾石混土(Q3dpl):棕红色或黄褐色,可塑,含石英岩碎石30%~40%,粒径0.2~10cm,该层在主要分布在场地北半部分,顶板标高为-15.09~-3.79m,底板标高为-30.47~-5.59m,揭露厚度0.5~20.3m。
4、泥灰岩(Z1d):黄色,强风化,散体结构,岩芯呈土状或块状,给水钻进进尺速度较快,局部夹0.2~0.4米的方解石或石英岩脉,该层在场地内大部分有分布,顶板标高为-20.93~-4.92m,揭露厚度1.7~66.1m。
5、泥灰岩(Z1d):灰色,中风化,层状结构,岩芯呈柱状、饼状、片状或块状,无水干钻极为困难,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局部夹10~30cm的强风化泥灰岩夹层,该层仅在部分钻孔有揭露,顶板标高为-34.61~-8.31m,揭露厚度2.4~6.5m。
(三)地下水及其它
勘察期间各钻孔均有地下水被揭露,水位受潮汐影响不大。地下水位埋深5.5~6.9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确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数据,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2.1-12.2.5条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土层标准冻深0.70m,最大冻深0.93m。
三、岩土工程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1、素填土:依据现场DPT测试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该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未固结。
素填土DPT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2
样本数        区间值        平均击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n        Min-max        Nm(击)        σ        δ        rs        N(击)
52        2.0~4.0        2.98        0.74        0.25        0.940        2
2、砾砂夹淤泥:依据现场SPT测试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该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 压缩模量Es=4.5Mpa。
砾砂夹淤泥SPT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3
样本数        区间值        平均击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n        Min-max        Nm(击)        σ        δ        rs        N(击)
24        1.7~4.3        3.14        0.87        0.28        0.901        2
3、砾石混土:依据现场SPT测试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该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压缩模量Es=7.8Mpa。
砾石混土SPT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4
样本数        区间值        平均击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n        Min-max        Nm(击)        σ        δ        rs        N(击)
34        8.7~11.4        10.1        1.07        0.11        0.970        9
4、强风化泥灰岩:依据现场DPT测试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该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320Kpa,压缩模量Es=26.8Mpa。
强风化泥灰岩DPT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5
样本数        区间值        平均击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n        Min-max        Nm(击)        σ        δ        rs        N(击)
58        9.0~12.2        10.3        1.16        0.11        0.975        10
5、中风化泥灰岩:根据我院实验室对在本场地所取的岩样所做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分析确定本场地中风化泥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400K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c=24.3Mpa。
中风化泥灰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6
样本数        区间值        平均击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n        Min-max        Nm(Mpa)        σ        δ        rs        N(Mpa)
20        22.8~26.9        25.2        2.286        0.09        0.965        24.3
四、不良地质作用和地震效应评价
(一)场地不良地质作用评价
勘察期间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在强风化泥灰岩和中风化泥灰岩中均发现溶洞发育,溶洞发育情况见下表:
溶洞发育情况一览表                                             表7
孔号        顶板埋深        地板埋深        顶板高程        厚度        充填物
1-5        28.7        34.1        -22.95        5.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充填
1-6        31.5        32.5        -25.95        1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7        36.4        37.3        -30.66        0.9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38        43.4        -32.6        5.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充填
1-9        31.7        43.5        -25.49        11.8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10        23.5        21        -14.96        2.5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15        39.1        42.5        -36.8        3.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充填
1-19        14.5        17.5        -8.37        3.0        由可塑状红粘土全充填
1-20        38.3        31.8        -25.92        3.5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22        27.5        30.1        -21.49        2.6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24        16.3        28.4        -10.43        12.1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30.5        31.2        -24.63        0.7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26        25.7        26.7        -20.21        1.0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31        24        25.1        -17.99        1.1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36        20.3        27.7        -14.00        7.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1-58        30.3        39.1        -24.43        8.8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41.4        48.8        -35.53        7.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54        38.5        46.8        -31.52        8.3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53        26        30.4        -19.39        4.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47        22.5        25.5        -18.92        3.0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45        22.6        28.4        -15.86        5.8        由可塑状粘性土充填
2-36        37        42.2        -30.35        5.2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20        17.6        18.3        -10.90        0.7        无填充物
2-19        24.5        41.6        -17.81        16.8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17        24.3        26.7        -18.13        2.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16        28.5        35.5        -29.07        7.0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14        24.8        38.8        -18.27        4.0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31        36.1        -24.47        5.1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10        40        41.7        -33.47        1.7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9        42.3        50.7        -35.57        8.4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51.4        53        -44.67        1.6        无填充物
2-7        33.5        36        -26.93        2.5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41.6        48.6        -34.43        7.6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半充填
2-1        29.8        31.6        -23.09        1.8        由流塑~软塑状粘性土充填
场地内未发现有其它如断裂、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        
(二)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我院《岩土工程检测报告》(检报-30-2005)对各土层原位波速测试结果如下:素填土:Vs=131m/s;砾砂夹淤泥:Vs=118m/s;砾石混土:Vs=223m/s;强风化泥灰岩:Vs=522m/s;中风化泥灰岩:Vs=1011m/s。经场地常时微动测试,该场地地面脉动卓越周期为T=0.29~0.35s。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5条计算得建筑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169m/s(计算过程详见表8),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6条,拟建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建筑场地类别评定表                     表8
地层        名称        类型        厚度di(m)        剪切波速vsi(m/s)
                                估计值        实测值
1        杂填土        软弱土        11.6                131
2        砾砂夹淤泥        软弱土        1.4                118
3        砾石混土        中硬土        1.6                223
4        强风化泥灰岩        稳定岩石        11.9                522
5        中风化泥灰岩        稳定岩石        3.5                1011
计算深度(m): 11.6m+1.4m+1.6m =14.6m
传播时间(s): 11.6/131+1.4/118 +1.6/223=0.1076
等效剪切波速(m/s):vse=do/t=14.6/0.1076=135.7m/s
覆盖层计算深度dov(m)        14.6        建筑场地类别        Ⅱ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1条,判定建筑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
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B确定本场地属于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A确定建筑物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地基承载力
素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未经处理不宜做基础持力层。
砾砂夹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
砾石混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强风化泥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20Kpa。
中风化泥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400Kpa,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c=24.3Mpa,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
2、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属抗震不利地段。建筑场地属于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
3、在建筑物场地各勘察钻孔均有地下水分布,水位受潮汐影响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埋深5.5~6.9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等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4、本场地岩溶发育,在强风化泥灰岩和中风化泥灰岩中均有溶洞发育,溶洞大小不一,溶洞高度0.7~16.8米不等,部分有充填,充填物为强风化泥灰岩碎屑或粘性土,还有一部分为空洞。
场地内未发现有其它如活动断裂、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危岩和崩塌等其它不良地质作用。  
5、土层标准冻深0.70m,最大冻深0.93m。
(二)建议
1、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特点,建筑物基础形式及基础(桩端)持力层建议如下:
(1)桩基础形式:桩型有混凝土预制桩、机械钻孔灌注桩。现结合本场地地质条件对以上各种桩型分析如下:
桩型分析一览表                            表9
桩型        桩端持力层        优点        缺点        地层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混凝土预制桩        强风化泥灰岩或中风化泥灰岩        造价相对较低,施工速度较快桩身质量良好        桩长难以控制,存在截桩和接桩现象。在中风化泥灰岩层中有溶洞部位难以穿透中风化层。        素填土        0       
                                砾砂夹淤泥        0       
                                砾石混土        85       
                                强风化泥灰岩        90        5900
                                中风化泥灰岩        110        12000
机械钻孔灌注桩        中风化泥灰岩或强风化泥灰岩        对场地的适应性较强,桩径大,桩身质量好        造价相对较高,工期较长,桩底沉渣较难清理干净,施工难度大。        素填土        0       
                                砾砂夹淤泥        0       
                                砾石混土        50       
                                强风化泥灰岩        85        1600
                                中风化泥灰岩                12000
(2)筏板基础形式,以地基处理后的素填土为基础持力层,适宜的地基处理方式有振冲碎石桩、强夯、强夯置换等,现结合本场地地质条件对以上各种地基处理方式分析如下:
地基处理分析一览表                            表10
桩型        优点        缺点
振冲碎石桩        处理深度较大,处理效果较好,可对淤泥层进行置换处理,造价较低,可提高土体的桩身质量,减小沉降,        有排污工序污染环境;用电量较大;局部地回填有粒径达0.2~0.7米的石英岩、灰岩块石,局部场地施工困难;需进行沉降验算。
               
               
               
               
强夯或强夯置换        造价较低,施工速度较快。         处理厚度较小,建议采用2000~3000千焦的夯击能,从而保证足够的影响深度。需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和地基沉降验算,在本工程中仅适用拟建建筑物以外的道路及堆场地基处理。
               
               
               
               
               
               
               
               
2.无论采用何种桩型或地基处理方式,均应该在场地内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试验,并且施工结束后还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3.由于本场地发育有溶洞等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建议在基础形式最终确定后(尤其是灌注桩),根据需要应进行桩基施工勘察。
4.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2 14: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部情况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多层物流库房的建设,这个库房206.42米*139.78米地上4层30高,楼两侧有螺旋车道集装箱车可直接驶入各层及屋面。目前这样的建筑国内还没有,是参照日本的物流库。我在这里做甲方。设计向我们要进入楼内车辆的载重,还征求螺旋车道的半径是否能满足要求,初设是内半径15米外半径27米,车道宽12米。现在可能要把车道改小。各位大虾有这方面的经验请不吝赐教。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 2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xuhaitaofirt网友的详细介绍,基本地质条件基本清楚,就缺少一个示意性剖面,因为这个场区各层厚度变化很大。以泥灰岩顶板为例,其高程在场区相差16米,中等风化岩石顶相差26米。上部覆盖层土的厚度也是变化很大,浅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一个首先考虑的问题。
另外,设计对地基承载力的基本要求没有提出来,是200kPa,还是400kPa?希望补充一下。
(1)浅基础方案
缺点:
(a)不好解决因为可能有不均匀沉降问题,因为各层厚度空间变化都很大。即使处理深度范围内的承载力比较均匀,而下卧层的仍难以控制。
(b)上部6~12米的回填土的性状和空间变化不稳定,有大的块石,是浅基础的一个隐患。
(c)强夯一般处理深度有限,8-9米,有大的块石也影响夯实效果。承载力很难达到400kPa以上。其它处理方法或复合地基、置换等也有相同的问题,处理强度有限,即使可以勉强达到,还需要演算下卧层的沉降。计算复杂,不可见因素增多。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 2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以上因素,本人不太支持浅基础方案。
(2)深基础
由于场区地基不同深度可以遇到岩石,也同意放到中等风化岩石上,因为强风化岩石承载力很低,没有保障。桩基础方案是肯定可以消除土层承载力不足,持力层和下卧层沉降过大等问题。
问题是:
(a)强风化岩石中有溶洞出现,直径0.5-16米,一般2-4米。给施工带来困难。由于桩深入到岩石,部分嵌岩,混凝土预制桩方案基本可以否决。
(b)那么灌注桩方案如何?
肯定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方案,但确实有遇到溶洞处理困难的情况,文中也提到了“机械钻孔灌注桩  对场地的适应性较强,桩径大,桩身质量好, 造价相对较高,工期较长,桩底沉渣较难清理干净,施工难度大”,需要有经验的队伍施工,需要技术咨询,上述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人工挖孔桩不太好安排施工,因为降水是个问题,而附近是浅海,估计很难降到设计高程。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4 1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传其中一张地址断面,我们昨天开了个基础选型专家论证会:结果是首先否定了钻孔桩,因为施工难度大,沉渣、塌孔难以控制,另两个方案预制桩和钻孔桩:专家一方说预制桩如果坐在溶洞上方不能保证安全,而碎石振冲符合地基可以不考虑下方溶洞的影响。另一方说底层不均碎石振冲不能控制不均匀沉降,而设计院说他们的设计是按允许裂缝〈0.3mm,如果发生不均匀沉降就会使裂缝加大,加上海边的腐蚀,会保证不了安全。而对于预制桩有方桩和空心管桩,否定空心管桩是说它穿透能力不行,遇到回填土中的大块石就会打坏,而我怀疑就算采用设计院体的800*800方桩,能穿透溶洞吗?空心管桩真的穿透力不行吗?还有两个人说用挖孔桩而如果中风化埋藏太深就在强风化层中作扩大头,我比较怀疑,而且这样做在中风化上的和坐在强风化上的也有差异沉降。这一天都把我头听痛了。请问大虾我们采用预制方桩溶洞的问题怎么解决?
对于这方面的基础请大家多发表意见。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9 16: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人恢复?

怎么没人恢复,强烈要求恢复。随便说几句呀。要不我都没有发帖的积极性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9 16: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xuhaitaofirt 的帖子

我把图下载了转换成PDF格式了,在办公室。大概看了一下,有很多乱码!我再看看,机器上没有CAD。

鲜花(2) 鸡蛋(0)
风过留沙 发表于 2007-4-9 20: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这个工程实例 注意了很久了(只怨最近较忙,没有时间系统学习一下)、、、哈哈。 也就是说本次留言是“预谋已久”的
xuhaitaofirt 楼主,提到的工程想必 在大连市开发区吧。。盗版楼主的几张工程设计效果图过来,让大家看看:)

1174534115.jpg
1174537089.jpg
鲜花(2) 鸡蛋(0)
风过留沙 发表于 2007-4-9 2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 楼主 提供的资料 勘查报告 及基础选型专家论证会说明。
本基础的选型问题,终于大体基本已定。作为甲方设计代表的楼主,也可以相对轻松一些,毕竟托着越长,楼主方受损最大啦:)
简单针对楼主的几个问题,说说个人看法吧:
1、“两个人说用挖孔桩而如果中风化埋藏太深就在强风化层中作扩大头,我比较怀疑,而且这样做在中风化上的和坐在强风化上的也有差异沉降。”
——  支持楼主的观点。强风化层中 做扩大头,解决不了溶洞问题,对桩端支撑力的贡献也是有限的;承载力不足问题之外,还有可能引起过大沉降。
2、楼主的大疑问在,混凝土方桩(800*800)和空心管桩 哪个穿透力更好?
  哈哈 这个估计直接询问一下,现在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人,比较有说服力,这个有时候 估计设计人员也不太清楚吧:(
3、个人觉得,毕竟厂房区域面积有限,结合详勘的32个截面,以及试桩时候的补勘。估计基本能判断出溶洞的位置,大小罗。对相应位置的溶洞做特殊处理,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更直接些。
4、厂房主体与道路的基础应该隔开的吧:)弱弱的问?
欢迎 楼主 进一步提供工程进展 情况 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Jimmy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10 13: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回复

我们的中央通道和库房不是分开的,整座建筑只是3个温度缝分成了5个区,而且温度缝下的两侧的两个柱子还坐落在一个承台上.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10 13: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问题

用碎石振冲桩不均匀趁降真那么难控制吗?
鲜花(2) 鸡蛋(0)
风过留沙 发表于 2007-4-10 13: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3个温度缝分成了5个区”
3个缝 怎么切割成5个区呀 哈哈 待说明:)

碎石振冲桩 属于柔性桩、、

而灌注桩、预制桩等属于刚性桩、、

不同归附,基本可以大体说明一点问题:)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17 03: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注桩有两个主要问题要克服:(1)孔底残渣和(2)溶洞混凝土损失问题[如果溶洞没有得到很好充填]。有利于充分发挥桩的作用,特别是侧阻力。

预制桩也有两个问题,除了孔底残留也要处理:(1)不利于侧阻力发挥,可能非挤土施工法,要穿越砂砾石层和风化岩石,直接打桩[挤土]不太可能。(2)打桩施工质量控制很关键,容易坏桩,如果深度控制不好,因为是嵌岩桩。好处是可以避免溶洞的影响,如果没有充填的话。

因此觉得需要和施工技术人员就本场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交流,看看他们的意见。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19 16: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采用预钻孔施工难度很大吗?

我们先说采用800*800方桩,又说600*600方桩,现在又有人说400*400会更节省.
之前提出800*800设计估算造价时是说大截面方桩挤土效应大,通过试桩可以把承载力设计值提高到500T,提高40%
请各位发表一下意见.

点评

很不错哦  发表于 2011-12-12 16:20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2 1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1)桩身穿越土层:由于场区不是均匀的细粒土,如粘土、粉质粘土、淤泥等,而是有砂砾石层,不可能采用挤土式施工工艺,如静压桩或打入桩!

(2)持力层:可能需要采取部分挤土施工法,即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除了(1)中的原因,桩端要坐落在中等风化岩石里,很多就是嵌岩桩!!!打桩过程中对桩周土扰动大,难以保证不塌孔和掉渣!如果这样,桩端阻抗力将大打折扣!

那么灌注桩除了护壁[套筒、泥浆]问题解决,对桩周土施工扰动小,沉渣和塌孔问题可能要比预制桩好控制,尽管也有一定难度。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2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本人从一个英文论坛翻译过来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钻孔灌注桩、反循环施工、钻孔深度60米,由于在深部软粘土中含有多层粉砂、粘土质砂,钻孔经常坍塌,尽管采用了膨润土和红粘土护壁。问题如下:
(1)什么是防止砂层坍塌的最好办法?
(2)如何解决浇注过程中导管不能安装到已浇注混凝土混合水位以下的问题?
(3)每米钻孔需要加膨润土的量?

答案:

有一个35年桩基础经验的工程师是这样解答的,大家评判一下:
(1)泥浆配比采用每1000升水加50-60kg膨润土
(2)泥浆和水混合物储存在单独泥浆池,用前静置24小时
(3)护壁前用气冲法把膨润土搅拌成液体
(4)永久保持泥浆水位在地表一下1米
经过以上处理,就不会有塌孔现象,无论孔有多深。我这里有一个200多米深、直径10几米的岩石竖井,砂岩、泥岩,地下水位埋深10米深,上部60米采用灌浆,整个井采用衬砌。方法和这个类似,将来再讨论。

这样做的原理就是保证孔内泥浆压力永远>>大于>>环境地下水向孔壁的渗透压力,这可能就是不容易塌孔的主要原因。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2 21: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坍塌防护其它措施:

1、防止砂层坍塌采用泥浆护壁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好是采用以蒙脱石为主的膨润土,应采用失水量低、粘度和比重稍高的泥浆。失水量可控制在10mL/30min以内。也以考虑采用粘泥护孔;将粘土用水润湿调和成软泥,捏层团块状,表面稍加风干后投入孔中,用钻头墩实后,重新钻进,使粘土嵌入砂层中起到护壁的作用。
2、膨润土的量因根据试验得出的泥浆中膨润土含量计算。
不知采用的是泵吸反循环还是气举反循环?如果是气举反循环,由于孔底吸力太大,一般砂层是不易护住的,但在二次清孔中比较合适。如果是泵吸反循环,那么钻压控制在2~5kN,转速为20~40r/min,泵量为100~180m3/h,钻速为8~12m/h,加上泥浆护壁后试试。

有一个专家指出: 要防止砂层坍塌,主要要看施工组织措施是否合理? 解决它,可以采用带护筒的旋挖钻机,也可以采用反循环液压自动控制冲孔泥浆钻机,这个钻进工艺关键在于泥浆的比重与泥浆的配置,这里是有一套学问,要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认,而不是随便定每米钻孔需要加膨润土的量。而且泥浆的比重不能太大,太大会产生灌注桩的桩周泥皮太厚,泥皮太厚会降低桩的侧阻力。一般要求泥皮厚度不得超过20mm。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2 2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坍孔原因和解决方案综述:
    1.现象
    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造成钢筋笼放不到底,桩底部有很厚的泥夹层。
    2.原因分析
    (1)泥浆密度不够,起不到可靠的护壁作用。
    (2)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坍塌。
    (4)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进尺速度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转速太快。
    (5)冲击(抓)锥或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
    (6)用爆破处理孔内孤石、探头石时,炸药量过大,造成很大振动。
    (7)勘探孔较少,对地质与水文地质描述欠缺。
    3.预防措施
(1)    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密度、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浆,
(2)    或投入粘土掺片、卵石,低锤冲击,使粘土膏、片、卵石挤入孔壁。泥浆密度可参
考表9—2使用。
不同土层施工时使用泥浆密度(t/m3)参考表                表9-2
适用土层 施工要求 适用土层   施工要求
在护筒中及护筒刃脚以下3m



粘土层

粉砂或中粘砂层 冲程1m左右,泥浆密度1.1~1.3;土层不好时,宜提高泥浆密度,必要时加入小片石和粘土块
冲程1~2m,加清水或稀泥浆
冲程1~3m,泥浆密度1.3~1.5,抛粘土块 砂卵石层

风化岩


坍孔回填重成孔 冲程1~3m,泥浆密度1.3~1.5
冲程1~4m,泥浆密度1.2~1.4

冲程lm,反复冲击,加粘土块及片石,密度1.3~1.5
    (2)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大水头,或用虹吸管连接等措施。
    (3)严格控制冲程高度和炸药用量。
    (4)复杂地质应加密探孔,详细描述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以便预先制定出技术措施,施工中发现塌孔时,应停钻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行钻进(如加大泥浆密度稳定孔壁,也可投入粘土、泥膏,使钻机空转不进尺进行固壁)。
    4.治理方法
如发生孔口坍塌,应先探明坍塌位置,将砂和粘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等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孔。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26 13: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大家的意见因该是选择机械成孔灌注桩,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定为600*600的砼预制方桩,现在准备试桩,现在这个溶洞就是问题,这里请教一下大家试桩的相关事宜该做些什么。我们要求这600*600方桩承载力350吨。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6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xuhaitaofirt 的帖子

可能采用预钻孔打入式施工方案,那么首先摸清溶洞的位置,因为剖面图上的钻孔很多,可以画一个溶洞分布图或溶洞地板的等值线图,在现场指导你的施工和预钻孔深度控制。

如果结合物探地震波测试,可以更好地控制溶洞和桩端持力层的位置。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4-27 13: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选成600*600的预制桩,过一段要试桩.要求单桩承载力350吨.请大家发表一下看法.
鲜花(2) 鸡蛋(0)
风过留沙 发表于 2007-4-27 18: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求单桩承载力350吨”
哈哈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350吨罗。  要求两字听起来别扭 哈哈

既然是试桩,当然有可能满足设计值,也可能不满足设计值。。

如果不满足设计值,那么需要重新选择,那样xuhaitaofirt 网友的文章 素材 轻松的搞定了 罗 哈哈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4-28 1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600*600的预制桩,单桩承载力设计350吨。不知道桩的设计长度,而且穿越的土层类型和厚度变化很大,来几个假设:
(1)如果考虑全部由桩端分担,则承载力要求约10MPa;III类砂岩岩体极限承载力约6MPa,允许承载力约3.5MPa,而III类岩体和中等风化岩石很多是一样的,甚至强度更好。

(2)若桩端部分担2/3,则为7MPa,目前岩石也是不能满足要求。

(3)粗略估算了一下,侧阻力按强风化岩石建议的80kPa[主要穿越层]计算,则至少需要18米,才可以产生350吨的承载力,实际穿越的厚度变化很大,有的只有几米,就意味着需要端部来承担更多的力。

(4)对于强风化岩石厚度小的桩位,需要特别注意端阻力是否足够?最好仔细演算一下。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12 23: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长期工作在岩溶发育地区,积累了一些岩溶地基基础方面的经验,也是我现在的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并发表过一些有关论文,所以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并且相信能给你们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但不知是否还赶趟。昨晚我进不了论坛,只好把我的看法与建议,花了3、4个小时先打在文本文档上,谁知今晨在打开做补充时,电脑突然重启,把我昨晚打的文档全部洗白了,我好伤心!

今天又要加班审核两个外地发来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刚审好用电邮发走,对本议题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作详细透彻的讨论,因为涉及问题很多,也比较复杂,不是笔谈所能完成的。如果当事人觉得有必要,可以进一步与我联系,采用别的办法进行沟通。下面我只能就主要问题发表一些浅见,供作参考。

1、楼主所发上来的勘察资料(以下简称资料),包括剖面图,与规定的勘察成果质量要求相去较远,总的感觉是勘察工作不能满足规范和工程要求,成果的编制深度也达不到要求。难于为地基基础的设计提供良好的依据。

2。对于该工程的地基基础设置,我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案有两个:
(1)、对土体采取地基处理,使地基强度、沉降特性及地基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例如振冲碎石桩、砂桩、灰土桩等等;但资料未提供各土体单元的物理力学参数,无从评价。

(2)、采用桩基础,而且要采用正循环水下灌注工艺。根据我的经验,塌孔及沉渣以及溶洞区的桩体质量保证等都不是问题。例如解决塌孔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全套管旋挖工艺。

3、其它桩基型式与成桩工艺似乎都不宜采用,在这里不可能一一讨论。例如采用预制桩,不能进入中风化岩质地基持力层,不能做成摩擦端承桩,桩基承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做成摩擦桩,土体地基的摩阻力是否支持?资料也没有提供各土体单元的摩阻力值。我的印象是,场地的土体是否还要考虑负摩阻力的问题。如果认为振冲碎石桩不能通过填筑的块石,那麽预制桩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且打入式预制桩出现断桩及斜桩的事故并不鲜见。

4、如果采用中风化岩质地基为持力层的桩基础方案,那麽资料的工作深度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需补做工作。

5、岩溶地基的水下灌注成桩工艺,看似简单,但工程质量事故却频频发生,有的工程桩基质量事故率达60%以上,必需引起注意。为此我在应北京建研院沈保汉总工的约请,为他编辑出版的一本桩基手册写的文章中,有
一篇就是专题讨论这个问题的。大约有一万多字。该书尚在编辑中还未出版,故亦不便上传到这里。

6、总之我认为该工程尚需先补充与完善勘查资料,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研究场地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条件后,再寻求合理可行而又经济的地基基础方案为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15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5-13 00: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qyxmcad 的帖子

谢谢qyxmcad专家的点评,太精彩了!没有别的只有献花

首先,资料不全,如果对地基要求不高,比如300-400KPa或更小,也可以考虑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其次,我也同意灌注桩方案,因为要预制桩要穿越砾石层、到风化岩体,打桩问题很多,还要予钻孔,也不好控制。

另外,为qyxmcad网友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13 16: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制桩的承载机理主要是摩阻力,如果用预钻孔设桩就没有意义了.况预制桩的造价并不低,弄不好还要超过钻孔桩.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5-14 10: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的意见,真是遗憾

真是遗憾,看了各位的意见.我们现在已经选定600*600的预制桩,而且是采用预钻孔工艺,现在就看试桩的结果.不知道试桩结果出来还要闹出什么事情.我们的基础选型不是技术的讨论更大的是利益的较量.都想拿到这个工程.当时设计院提出用大口径预制桩理由就是挤土效应,通过试桩得到的单桩承载力可大于规范给出值的30%.现在这些人为了利益可以把方的说成圆的 ,头痛.
我们这个建筑的载荷很大.单柱在1500吨左右,因为是多层物流库,没层都要上集装箱汽车,规范方面的规定很少,现在提供的荷载都是我们自己提的合理性方面不一定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9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29 参与讨论奖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15 01: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15000KN的荷载,在我们这里司空见惯,一栋普通的多层建筑往往都能达到这个荷载水平.原因就在于采用中等风化岩质地基做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一般都在5000kpa以上.而且还不乏保守的成分。我的上述观点,也是基于采用中等风化岩质地基作持力层,采用大直径桩基础,可能最为合理经济.
搞工程有个基本原则: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我也是基于这个原则来讨论问题的.如果现状在违背这个原则,我还能说甚麽呢?!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以强风化泥灰岩(?)做持力层,在楼主的资料里,没有描述强风化泥灰岩的具体性状.但我想提请注意两个问题:强风化泥灰岩的压缩性如何?强风化泥灰岩的厚度(如果资料准确的话)在50厘米左右.这样薄的厚度远远不能满足主要受力层要求,上部荷载必然要传到其下的中风化泥灰岩去.如果预制状没有足够的强度的话,后果可想而知.这些极为普通的常识,怎麽也会被人忽略了?
我在泥灰岩后面打了个问号,因为我觉得岩石的定名可能有误.
面对如此不正常的现象,我还能说甚麽呢?悲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Jimmy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15 0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补充一点,桩基础如果按直径分类,800mm以下只能算中等直径桩,还不能叫大直径桩.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5-15 09: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恢复

现在设计院提出的预制桩试桩要求砼标号C45,在B座场地南侧的风化带很厚,有的地方钻了70米也还是中风化。你说叫泥灰岩有问题,那您的意见呢,虽然工程发展这样,但我还是想通过和专家的讨论,对这方面有更多的学习。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17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未必需要砼标号C45,不过我不知道设计人员的初衷,仅是凭经验而论。
我指的是强风化.中风化岩层就可做地基持力层,因为中风化岩层就已经有较高的承载力,而且要准确的划分中风化与微风化比较困难,也没有必要.我们这里高达4000余吨的荷载也是放在中风化岩体中的.
为何我对岩石定名有疑问,这是出于常识和经验.众所周知,在石灰岩与泥岩之间,由于矿物含量比例的不同,还有一系列过渡性岩石:石灰岩--含泥质石灰岩--泥质石灰岩--泥灰岩--灰(钙)质泥岩--泥岩.而这些岩石的溶蚀度,或者说岩溶发育程度,是从石灰岩向泥岩逐渐减弱,泥岩已是非可溶性岩石.
岩溶发育的三要素是:岩性、构造、水文条件(这些我在一篇关于岩溶和成岩研究的论文里有论述)。碳酸盐类岩石不但岩溶发育程度随泥质含量的增多而降低,岩石的透水性也随泥质含量的增多而降低。由此可知,在泥灰岩中出现如此强烈和大规模的岩溶发育程度与形态,的确让人费解。不过我是在淡水地区研究岩溶,海水环境的岩溶发育特点,我还未涉及。
我再顺便说一句,据我所知,学地质专业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地质体的认识,一般地说,要比学土木专业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要强一些;但反过来,在建筑专业的水平上,情况又正好相反。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是对客观现状的一点个人认识,绝无褒贬之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15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5-17 0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qyxmcad专家说得很有道理,不一定要找微风化岩石,有的可能埋深很深恨深,在场区沿深度分布也变化很大。甚至如果场区浅部有很密实的覆盖土层,也有可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何况风化岩石?

我搞大坝比较多,那个规范一般要求把坝基放到弱风化下限,即微风化上限,因为大坝除了垂直的承载力、沉降要求,一般容易满足,但要受到来自上游的很大的库水的水平静水压力,抗滑稳定是很关键的,因此对坝基岩体要求很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5-17 0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回复

我们开始设计成钻孔桩是把桩端放在中风化上的,没有强调微风化.现在的情况是中风化的埋深也很大.c45这个问题,我以前很相信设计人员.可是我们这个工程,设计员居然说预制桩的构造设计是预制厂的事,乱啊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18 00: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这里没有人强调用微风化岩石,因为中风化的强度就能满足工程要求了,没有必要把基础埋那麽深.另一方面,在岩溶地区,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比较困难,由于选择性溶蚀及垂直渗透溶蚀的地史特点,岩溶已知发育深度大于300米,或者说起码在这300米深度内,到处都可能有溶洞溶隙分布。所以岩层的风化带的分布不像非岩溶地区,由浅到深是有规律的减弱分布,而是各种不同的风化带互相穿插、互相包容,也就是说,在强风化带里可以有中风化;在未风化岩体里也可以有强风化,十分复杂。
      在这里并不是基础埋深越大越好。总的规律是,由浅到深,岩溶的发育程度逐渐减弱,已知在上面的50米内,岩溶往往十分发育,我在工程钻探中见到的溶洞最大垂高在20米以上。基础的设置很困难。基础造价多占工程总造价的10%-30%,甚至更高,而且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屡见不鲜。
      所以我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在90年代初,我有了一个我认为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采用变径桩。这个设想是在读了浙江大学史佩栋教授的一篇论文以后产生的,我也写了一篇论文,我把这个原理命名为变径效应。在我与史佩栋教授的交流中,他在读了我的论文以后,对我提出的变径效应原理,感到很受启发,他又就此写了一篇英文论文。
      我的设想要想得到认同,进入规范,投入工程应用,就得做大量工程试验,最少也得有几百万的试验经费,但谁能给我解决这些经费?我的设想一旦成功,岩溶地基基础的建设投资,最少能节约一半以上,但没有经费也是白搭,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每年大量建设资金被浪费。据我估计,仅我所在的城市,每年在基础上的浪费就达几个亿以上。如果有朋友有能力为我争取到这笔科研经费,我们可以合作完成这个研究项目。
      楼主所说的工程,如果按我的设想去设计,那就简单多了。我也十分关注楼主所在的工程进展,也想从中学习,得到启发,积累经验。所以我想请楼主从头到尾完整的跟踪报道工程的进展情况。不知楼主是否同意?我想我上面说地这些内容,对你也许会有参考价值.

[ 本帖最后由 qyxmcad 于 2007-5-18 01:00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28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10 + 28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 鸡蛋(0)
风过留沙 发表于 2007-5-18 09: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ljmtidilgw 老大 36楼 提到的 大坝基础面的问题,,使我想到了 02或者是03年在三峡工地看到的情形:三峡左岸机组后的岩面清理(机组后应该有尾水)。也不知道具体做啥,就知道那岩面处理的非常干净   估计是清理基础后,到新鲜岩层面,然后浇混凝土保护岩层吧:(:)    不懂的乱说了 哈


qyxmcad 专家,采用变径桩解决桩体通过岩溶带的方法。
“浙江大学史佩栋教授的一篇论文以后产生的,我也写了一篇论文,我把这个原理命名为变径效应。”  
qyxmcad 专家能否把论文题目发上来,大家学习学习:(史佩栋教授的很多工作、研究都很贴近工程实际的 说

另外,要靠单人的力量拼入规范 似乎比较累罗 ^_^   建议可以走申请专利路线罗。:)


附:平底大头沉管灌注桩的沉管性状_变径效应及承载特性.pdf  史佩栋; 傅振球; 詹笑颖; 宰金璋;

[ 本帖最后由 风过留沙 于 2007-5-18 09:36 AM 编辑 ]

平底大头沉管灌注桩的沉管性状_变径效应及承载特性.pdf

1001.28 KB, 下载次数: 45, 下载积分: 金币 -2 金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Jimmy + 4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5-18 10: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制桩试桩数量

我们这个项目A、B座加起来有2700个桩,现在 定试6个桩桩长分别为23、24、、31.2、31.5,规范上宜试桩数量1%,这6根能有代表性吗?而且桩的持力层还分中风化和强风化两种。请大家讨论,试桩位置见“试桩方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5-18 10: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桩方案

试桩方案.rar

44.04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积分: 金币 -2 金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Jimmy + 4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5-18 23: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参与,受益菲浅。

我总觉得勘察方法可能应该更好一些。我搞复杂场地勘察比较多,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一个水库,覆盖层140米厚,深厚覆盖层钻探是个问题,泥浆护壁遇到砾石层、砂层会经常塌孔,下套管也不现实,于是采用成勘院的植物胶,把砾石都切成两半取出胶结的岩心。但钻孔的勘察精度高,但效率很低,勘察时间紧经费少,不可能打几个孔,1个孔就折腾1个月多月,冬天经常故障。

于是钻孔和物探结合是比较好的,作几个物探导线,结合钻孔资料,最后把基岩面等高线可以比较准确地画出来。后来,在其它工程,我们也都安排很多物探,效果非常好。包括河谷覆盖层厚度、不同土层的波速分层、风化岩石分层、料场勘察、岩体CT等。

本场区的特点是岩石面起伏差较大,岩石风化程度随深度和空间变化明显,各土层沉积厚度也变化较大。因此,结合钻孔作几条物探剖面很有价值。最终成果是场址基岩面等高线图、不同纵波速度分层剖面,结合钻孔资料试验、标贯等,将是高质量的勘察成果,非常有利于基础选型,另外,勘察钻孔数量至少可以减少1/3。

[ 本帖最后由 ljmtidilgw 于 2007-5-18 11:17 PM 编辑 ]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18 23: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热情参加讨论并提供资料.试桩方案待我看后再谈个人看法.
留沙版主提到的在三峡工地看到的情形,我估计是在做边坡支护,因为三峡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对其周围的岩土体边坡都要进行可靠的长期支护.
水利水电我是外行,你们才是专家了.

90年代史佩栋教授在编制他的桩基手册时,也曾邀我及这里我一位专家朋友为他写一些章节,我那位朋友很忙,我当时又在野外工地指挥钻孔桩工程施工.而他又要求在大约一个月内提交,我倒是很想满足他的要求,但客观条件不支持,只能让他失望!现在想起来仍觉很遗憾.

我的那篇论文题目是《回转钻孔桩性能及应用》,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当时还是打字机打印的,没有电子文档,不能上传,让你失望了!

后来回过头看,我觉得那篇论文还很肤浅,打算就岩溶地区桩基问题写一篇专稿。我写论文要花很长的时间,首先要参阅大量有关资料,写大量记录和构思,往往这些前期资料数量是写成论文的若干倍。写成后还要反复修改不知多少次,一直到自己感觉满意,没有技术上的错误,才会发表。这篇论文我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就差动笔,但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动笔。这其中有些问题我可能在今后提出来与大家一起研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ljmtidilgw + 5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 鸡蛋(0)
风过留沙 发表于 2007-5-19 09: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qyxmcad   专家 做学问 的严谨态度 值得我等多多学习呀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20 0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ljmtidilgw 版主,我想请教一个问题:用植物胶解决砾石层、砂层钻进的效果如何,成本高吗?请具体告知.因为我们也会遇到这类地层,特别是卵石层,根据你的介绍我觉得卵石层应该也可以用,关键是成本.你们在卵石层里用过吗?

你提到用物探效果好,我想你指的是用物探解决岩土界面问题是吗?这我相信,但要用物探解决其它问题,例如溶蚀洞隙的探查,恐怕就不那麽有效.关键的不是物探方法,而是人们更为关注的是金钱,而不是效果.我在做一个高层建筑的勘察时,请人做声波测孔(规范要求做),他居然对我说:"不用做,我给你把声波数据编出来吧".这样的态度令人吃惊!
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里有一个国家水电勘察院,设备先进,手段齐全,技术人员也肯钻研,在我组织与主持召开的一次省级物探技术方法专题学术会上,他们拿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会上对这些成果的应用效果经我逐一盘问,竟没有一项能令人满意.
有一段时间我重点抓我单位物探队的技术攻关,以一个具体工程为模型,我亲自参与技术方法的选定与实施,并由我来做最后成果解释,结果效果很好,不但在一次地矿部的全国会议上获奖,而且物探专家认为,像这样好的成果,在国内也很少见.
所以任何研究工作,恐怕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比先进的设备更重要.
鲜花(280) 鸡蛋(4)
ljmtidilgw 发表于 2007-5-20 0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qyxmcad 的帖子

(1)深厚覆盖层问题那个是在北京门头沟,140米的覆盖层都低于海水侵蚀基准面,有的老总认为是第四系冰川所为。砂砾石层、砂层取样采用植物胶大概在1994年,把植物胶和膨润土混合一起护壁,砾石或砂都变成半胶结胶结状态,可以象岩石一样取出岩心。

(2)物探问题,觉得是要客观地眼光看问题。物探的多解性是大家公认的,因此与物探人员多交流、给物探人员所有地质信息是很重要的。我们单位的那几个物探人员善于钻研,在国内有很有名气,他们喜欢写文章总结和钻研,理论实践都是前沿,本论坛就有liukanghe网友,也是物探规范的编委,教授高工,有物探问题探讨,一般可以叫他来参与,接触有30多年的工程实践。声波测井、地质雷达、孔内电视、岩体隧洞CT现在都应用很普遍的,我们搞岩体质量分类、地基风化界限、开挖线,很多是根据纵波速度控制的,因为钻孔数量小,且有机械扰动,而物探可以反映更广范围岩体、土体的原位特性。因此,得以青睐。现在是只要有岩石钻孔,声波测井必须作。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24 0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出差处理工程问题较多,没有这里.

楼上 ljmtidilgw 版主可能误解了我的原意.

1、关于植物胶的应用。我们这里有的地区卵石层较厚,钻进困难,我想如果植物胶有足够的粘结度,而且价格合理的话,也许会对解决这一问题有帮助。

2、关于物探问题。我并无否定之意,恰恰相反,我认为从地质体的地球物理信息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其它勘探手段所无法获得的信息资料。所以我对物探手段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且坚信物探手段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会为我们解决地质信息获取开辟一条方便快捷的广阔道路。所以我对有关信息很感兴趣。但至少我所在地区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上面所说的也就是这一事实。至于你所提到的你们单位的那几个物探人员的大作,也许我未拜读过,不敢妄加评论。要透彻的讨论这一问题,在这里也是不可能的。
根据我的经验和认识,要取得物探成果的突破,必需以地质为前导,仅靠纯物探是不大可能的。或者说地质与物探的良好有机结合才是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保证。
鲜花(1) 鸡蛋(0)
qyxmcad 发表于 2007-5-24 23: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感谢xuhaitaofirt 为我们提供资料!我还要声明一点,参加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与进步,不是在指责或批评谁,因此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都可以畅所欲言,共同切搓,共同进步.我们的对象是科学技术,所以也必然有自己个人的看法和评论,这些看法和评论是针对技术问题,而不是针对甚麽人或事,这是我的态度,希望各位能够理解!

xuhaitaofirt提供的试桩方案我初读了一遍,觉得方案的编制人员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在桩基工程方面,考虑的也很细致全面.唯一的遗憾是他的岩土知识太少,所以方案存在一些根本问题.

在此我要先说说我的一个观点:岩土工程是以客观的自然岩土为对象,所以从事岩土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从勘查、设计到施工。如果你对你要从事的对象都没有足够的认识,你又怎麽能把你的工作做得最好呢,又怎麽能避免在工作中不犯错误呢?但在工程实践中的状况却令人担忧。搞工程物探、基础设计和施工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岩土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要,更无法发现相邻专业的技术错误,结果必然造成工程事故和浪费不断。当然这不能怪他们,是教育不当以及工种之间各行其事的现状所致。例如搞建筑设计的工程师,他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首先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这样不但能作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而且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浪费。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应有的岩土知识,他们做不到,问题自然就产生了。

我举一个最近发生在我地的工程事故为例。某地几栋多层建筑,以土质地基为持力层,在好几年前的一项工程中我就通过分析发现这类地基的工程特性不良,而且不能采用褥垫处理,否则必然发生事故。我把基础放在了这层土的下面,当初建设方的领导不懂,认为有浅土不用,而做深基设置是浪费,后来在他了解以后,向我陪礼道歉。这次的工程勘察报告还是由一位注册岩土工程师写的,因此报告也没有通过第二个注册岩土工程师审核。他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土质地基的工程特性,提出了以土质地基为持力层,作褥垫处理解决承载力不高的问题。其实只要对土样的试验成果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土的变形特性有问题。正是由于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缺乏相关知识而也没有发现问题,设计人员按地勘建议采用了土质地基和做了褥垫设计,在褥垫施工中发现地基成了橡皮土,可是仍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稍加处理后又继续施工,待上部结构施工还没完成时,地基出现严重变形,事故就这样形成了!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我在工作中有两个习惯。一是要求我单位的物探和桩基础施工人员,包括工人,都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岩土知识。反过来工程地质勘察人员也都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桩基施工知识。
二是在桩基施工中,我要干予设计,多次指出基础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人员也都虚心接受,修改设计,有的修改设计方案达四次之多,但他们并无怨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Jimmy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 鸡蛋(0)
风过留沙 发表于 2007-5-25 0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_^  这个帖子 够精华、、、、如果出讨论集的话,必在其列也;
        这个 精华 不仅吸引住了qyxmcad 专家,更是通过这个帖子,qyxmcad 专家给大家谈的咚咚,使我们受益菲浅

从qyxmcad 专家的言谈中,让人深刻的感到一种感觉——责任感!!!这正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所需要何提倡的。  接着学习、、、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5-25 16: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帖子让我学到了很多.

谢谢大家的帖子,我们马上就要试桩了,我会及时上传试桩结果,及最后的基础设计结果.
鲜花(0) 鸡蛋(0)
 楼主| xuhaitaofirt 发表于 2007-5-25 16: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qyxmcad 的帖子

你说的"一些根本问题"能简单的说一下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QQ即时充值|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百宝箱|留言|咨询|微信订阅|QQ189615688|东南西北人

GMT+8, 2024-3-19 14:17 , Processed in 0.198756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